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善待错误 等待美丽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老...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善待错误 等待美丽

2016-06-30 收藏

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感受最多的是在真实的课堂上不可能完全是一种预设执行和再现,更多的是充满变数的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反映,真正走进学生。读懂学生的疑难,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认真、理性的去分析错误原因,并把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善待错误,珍惜错误。

要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思想、方法、技能等存在着不成熟,这是正常现象。例如在做解决问题时,有些学生列了几步式子,绕了一个大圈子,结果还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业,真想给一个叉,但又不得不在作业本上勾出有理的地方。对于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再现在老师眼前的不应该单单是这道错题,而应该有他做这一切时所怀有的那极大兴趣和努力,或许他认为自己做的不错,正等着老师的夸奖。若我们草率的只是给个叉,这样会伤害他们自尊心,甚至也许因为这些草率否定,扼杀了兴趣。

教师耐心走入学生的心灵,细心了解学生的状态,倾听学生的感受,善待学生的错误,欣赏学生的收获,读懂学生,为其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拓展足够的空间。课堂的有效性才会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生命力才会经久不衰;课堂才会从这里延伸,更行更远。今天在讲|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之前,我先让孩子讲讲之前所学的关于2和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们记的很清楚,说的很明白,判断的也很正确,这些为3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暗自窃喜,这时有位学生又补充道: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0是不是偶数?有一位学生及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听到这个问题,我有点不耐烦了,因为在学习倍数与因数一课中,已经说明了研究倍数和因数是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之内。最近一直课堂中有孩子把零提出来,我本想简短用不研究零来回绝这个问题,但看到孩子稚嫩又执着的眼神以及考虑到孩子现在的知识完全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就转问其他学生:你们认为呢?顿时课堂上热闹起来,一个个小手伸的高高的:是偶数!不是偶数!!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一定要说出理由,有道理的进行分析。一个小男孩说:我认为 0是偶数。0是2的倍数。你是怎么判断出来0是2的倍数的?我追问到。他结结巴巴说不上来。又一位学生补充说:用02=0,可以看出0是2的倍数。我竖起大拇指:还有吗?还可以用02=0,也可以看出来0是2的倍数。所以0是偶数。我不同意!03也等于0,0还是3的倍数呢,0 是奇数!一位同学生气的喊道。一些同学激动起来,0是偶数吗?我再次问道。我认为0是偶数,因为凡是2的倍数都是偶数,和3的倍数没有关系越来越多的孩子认可了0是偶数。嘶喊着0不是偶数的孩子更多的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在争执中,在错误的见解里,更多孩子更加确认了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甚至再次巩固了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更惊喜的是孩子们的探索精神迈了很大一步。多美丽的错误啊。

我们做为老师除了教会学生对或错之外,更应该读懂学生的不同见解和劳动成果,尽最大能力,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哪怕最初感受到的是错误,善待这些错误,会闪现更多绚丽的智慧火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