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1、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
小学生特别是中段学生,其思维特征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另外,小学生的感知还伴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容易感知新奇的、感兴趣的强刺激,而忽略弱刺激,造成感知错误。例如,填空:5+45()5+54,有学生就会填写等号,原因是加法交换律的强刺激,掩盖了54和45不同的弱刺激。还有一些运算顺序以及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也是由于感知上的笼统、粗糙所造成。尤其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被假象所迷惑,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如:205205=100100=1;41/5-41/51 /3=01/3=0;66/7-6 /76=025+49=1009=900;326+216+484=326+484+216=800+216=1016;686+391-209=686+(391+209)=686+600=1286等。
2、简算意识不强
简便算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重要途径。比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解题时往往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有些学生缺乏比较意识,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
到了小学高段,计算的方法应灵活多样,应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合理的算法,达到算法最优化。
3、注意力发展不完善,注意稳定性不高
小学生由于注意品质不佳,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常表现为,思维与书写不同步,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笔尖上,而是一方面手中在抄写,另一方面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下一步计算方法上。小学生这个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生理、心理特点就使他们容易产生计算错误。
中学趣味数学:诗歌写成的数学题
初一数学专项练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运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
中学趣味数学:6个G
初一数学专项练习:实数的有关概念
中学趣味数学:丁丁游世博
初一数学专项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运用
中学趣味数学:第一个算出地球周长的人
中学趣味数学:小马虎学图
中学趣味数学:3姐妹巧分地毯
初一数学专项练习:二次根式
中学趣味数学:鸡蛋店前的广告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中学趣味数学:第二场联赛
中学趣味数学:挑三拣四有必要吗?
中学趣味数学:长度单位"米"和"码"
中学趣味数学:数据公司招聘
中学趣味数学:柯克曼女生问题
中学趣味数学:统计学和火山灰
初一数学专项练习:分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初一上册数学书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中学趣味数学:猎人的手表
初一数学专项练习:整式及运算
中学趣味数学从数据谈环保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
中学趣味数学:几何就在你身边
中学趣味数学:足球上的玄妙
初一数学专项练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运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