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理想课堂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2016-06-30 收藏

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想,在我们每位教师心中,都有过要做一名好老师的梦想,就像我们的孩子,都有过要做一名好孩子的愿望一样。都说教师的大爱,就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这样我们的课堂将会着眼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

假如每个学生都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敢讲话,我的学堂我做主。教师能鼓励每个孩子勇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在孩子们阐明观点或发表看法时,教师能认真倾听,即使不赞成他们的观点,也能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犯错权,绝没有满不在乎的神态,更不能粗暴地将他们的发言打断,能和颜悦色地听他们把话讲完,以增强他们对学习主体的认知和理解。对于值得肯定的见解,能毫不吝啬地赞赏,千万不可求全责备。对于不常发言的孩子,教师也能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讲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地站起来、说下去,让他们在观点的阐述中懂得参与就是成功。

假如每个学生都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会思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时常遭遇现实的挑战,是因为我们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怕学生学不会,考不好,以为只有自己讲得多,强调得充分,才能让他们记得牢,经得住考试。过分看重结果,往往会让我们的课堂只有知识,没有思想。没有思考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能真正觉醒。我们不能只将目光放在结果上,更不该越俎代庖。要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明察他们的学习感情状态,给他们以思考的时间和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发现,积极思索,大胆质疑,深入研讨,理性辨析,让他们在获取方法、感悟技巧时,养成批判精神,形成创新思维。

假如每个学生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希望和孩子们共同享受成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淡化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任由孩子们率性学习。作为教的主体,教师不能一味地按教学计划行事,更不该视师生合作互动中生成的教学资源于不顾。我希望教师能有强烈的课堂创造意识,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生成点,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或适度点拨,让孩子们深层感悟,或抓住契机,让他们深入探究,或触类旁通,引领孩子们获取更多的知识。让课堂在不断生成中妙趣横生,师生智慧碰撞中的共同成长。

我希望数学教学不仅要使人明白,还要催人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智力上的发展。威廉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教师讲解,优秀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所以,教师通过着眼学生的思而设置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有意识、有计划地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激发求知欲,主动参与的能力,把学生引入认知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生过程,使学生的感知一表象一思维一记忆凝集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这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当中可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再说,往往是说说容易做做难,自己离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差距还非常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