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摘要:信息技术能展示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运动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激活思维灵活性,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意识 有效整合
创新是时代永恒的主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核心目标。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中去。为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创新意识培养进行有效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当今实施卓越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实践经验,谈谈几点初浅看法:
一、整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芽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的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成作业这三部分组成。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没有学习兴趣,何谈以创新。然而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形象逼真、通俗易懂,突破难点,易于接受,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凡是因为好奇而感兴趣的事情,学生非常愿意进行研究探索,激活思维。所以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前提。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的兴趣,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更谈不上知识的创新。给学生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其更为重要。促使学生的思维奔放自由。如:教学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辆没有安装车轮的小汽车,让学生分别安装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车轮,并让学生体会会出现什么状况,并追问:坐在这样的车辆里面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逐一出示配上音乐动态演示安装不同形状车轮的结果,让学生感知体会。从而让学生设计圆形车轮,引出课题,学生并举出身边圆形的实例,学生从中弄清了汽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和安装位置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乐于 自我需要的创新求知欲。
7.5几百几十加减法的练习课件
8.2条形统计图课件
7.3几百几十加减法课件
8.1 复式统计表课件
8.1 复式统计表2课件
4.7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课件
4.2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课件
6.1克和千克的认识课件
乘加乘减课件
9.1 图形的变化规律2课件
苏教版认识线段课件
7.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件
万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课件
6.2 克和千克的练习课件
5.6万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万以内的加减法复习课件
5.9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练习课件
4.5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课件
9.3 二下找规律练习课件
小学数学家长会关于作业发言课件
9.1 图形的变化规律课件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二)课件
3.4 旋转课件
3.5 剪一剪课件
二下解决问题和统计复习课件
克和千克 图形与变换复习课件
二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课件
9.2 数列的变化规律课件
5.5万以内数的(中间末尾有0)读写课件
7.7实践活动 有多重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