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比和比例(二)》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比和比例(二)》教案

2016-06-30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例4,练习十七第2、4----7题。

教学目标 :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任务

出示课题

二、正、反比例的意义

1、例4: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

正比例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减少;

③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③两种量的积一定。

2、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k(一定) 成正比例

y =k(一定) 成反比例

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三、用比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2、举例: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修了1.5km。照这样计算,修 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A.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

B.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写出等量关系式

C.设未知数X,列出比例式

D.解比例并检验

四、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第2、4----7题。

五、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比和比例(二)

A.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B.判断两种量成时难免比例;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步骤

C.设未知数X;

D.列出比例式(含有未知数);

E.解比例、检验。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先让学生回忆,重温小学阶段正、反比例的意义及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有关知识并进行系统整理,配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