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例1---3题,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
2、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言引入课题
比和比例(一)
二、教学例1
先在下表中写比和比例的一些知识,再举例说明。
比 比例
意义
各部分名称
基本性质
三、教学例2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先填写下来,说一说它们的区别。
联系 例子
各部分名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除法
比
做一做:5:6=( )( )
四、教学例3
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规律之间有什么联系?
1、学生交流
2、化简比。
3、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化简比
五、解比例
X= :2【说一说思路和方法】
六、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_____________
②比例尺20:1表示 _____________
3、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4、求实际距离: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A到B的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5、求图上距离: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用多少厘米表示?
七、知识应用
练习十七第1、3题。
八、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比和比例(一)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和比例(一)
比、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途。
比例尺。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重温小学阶段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并进行系统整理。先让学生回忆,配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够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举例和实际距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扇形的认识》教案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探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究(4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方法
高中数学题:求X的取值范围
小学数学苏教版新教材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浅议(7篇)
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方法的研究
二年级数学第十五周家庭作业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的分析
小学数学学生良好习惯策略研究
中考数学试题: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二年级数学第一周家庭作业
2017中考数学一轮模拟试题备考(有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探析(10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思辨能力培养内在机制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探析(8篇)
学习经验总结:中考数学答题技巧
讨论: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怎样布置?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景研究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探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指导之数学训练的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策略
如何改善孩子预习习惯达到预想效果
高中数学必修二:圆锥曲线课后同步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