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例3、例4,练习十六9---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过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熟练地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3、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什么叫做方程?(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
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使方程两边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加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的大小不变。
4、出示例3 学生交流。
5、出示例4 学生交流。
二、创设情境,引出知识
1、出示: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题过程
解:设现在平均每小时走了x千米。
2.5x=3.83
2.5x2.5=11.42.5
x=4.56
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千米?
2、提出问题
这是我们熟悉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我们解题的一种方法。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自主梳理有关代数的知识。
三、分析知识建立联系
(一)学生汇报各类知识
小组汇报知识,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汇报,边汇报教师边完善,同时进行板书。
(二)解方程与方程的解
1、具体知识
4.56是方程的解,而求这个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补充提问: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
菱形性质
角度制
二元一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七)
角的度量(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演示(二)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
立方根的意义
平方差公式(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三)
平方根的意义
平行线平分线段定理
三等分已知线段1
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
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平面几期中复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三)
相似的引入
立方和与差公式分解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演示)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
三角形、正方形中心对称演示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平行线的证明强化
角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
二元三元方程组复习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演示(三)
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轴对复习
三角形内角和演示(一)
多项式乘法的举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