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教学目标: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文字描述在图上正确找出指定位置
2、能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图形中指定的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光盘
教法写学法:
可以先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由学生说出一种是用数对,一种是用方向和距离,由此引出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的复习。
然后出示课本上的街区平面图,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街区图的内容,特别是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以提问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为例,如果学生回答: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都应认可。当说出行进距离时,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由此可以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使学生明确通常是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有了这个统一的约定,一般可要求六年级学生将图上距离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 mm之内。
复习时,也可以先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的对话内容,再请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在学生说出街区图的内容时,由回答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的提问,引出图上测量的问题。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搞清楚该怎样量,然后再看着第106页上面的街区图,提出问题,或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对话中的问题。
必备的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练习题:第一学期
2016中考数学轴对称常考考点:实践和应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练习题:上册
趣味数学故事 “0”和“1”的争斗
2017年中考数学常见命题陷阱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综合测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学习评价试卷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试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综合测试
2017年中考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知识点复习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试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第三单元)
2016中考数学轴对称考点辅导: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2、3、4的乘法口诀》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册《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比赛
北京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笔算除法》
沪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练习题:《做有余数的除法》
2016年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整理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第三单元
浙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训练题:《倍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时综合测试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试题
2017年中考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复习
精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16高二数学期中考解不等式必考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轴对称考点备考:辨析概念
2016年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乘加、乘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