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教学目标: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文字描述在图上正确找出指定位置
2、能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图形中指定的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光盘
教法写学法:
可以先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由学生说出一种是用数对,一种是用方向和距离,由此引出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的复习。
然后出示课本上的街区平面图,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街区图的内容,特别是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以提问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为例,如果学生回答: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都应认可。当说出行进距离时,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由此可以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使学生明确通常是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有了这个统一的约定,一般可要求六年级学生将图上距离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 mm之内。
复习时,也可以先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的对话内容,再请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在学生说出街区图的内容时,由回答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的提问,引出图上测量的问题。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搞清楚该怎样量,然后再看着第106页上面的街区图,提出问题,或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对话中的问题。
高二数学平面性质课件
高二数学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高二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高二数学独立性检验1
高二数学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2
高二数学数量积
高二数学流程图课件
高二数学排列
高二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高二数学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
高二数学常见函数的导数1
高二数学独立性检验2
高二数学如何解决优化问题
高二数学导数的计算
高二数学曲边梯形的面积
高二数学曲线的轨迹方程
高二数学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高二数学平移课件
高二数学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高二数学导数的应用
高二数学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高二数学归纳推理2
高二数学导数的几何意义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1
高二数学平均变化率1
高二数学分类记数原理和分步记数原理2
高二数学平行六面体面积和体积
高二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