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迎战考试,我们需要自信,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让学习始终充满动力,富有效率,直到最后征服考试,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认识练习题
1. 填一填。
(1)长方体有( )个面,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相对的两个面是( )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 );有( )条棱,相对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有( )个顶点。
(2)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它们的面积都( ),有( )条棱,长度都( ),有( )个顶点。
(3)两个面相交的( )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 )叫做顶点。
(4)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5)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 ),它是一种特殊的( )。
2. 自己找一个长方体物体,量一量它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 按要求涂色。
(1)如下图长方体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用红色涂出所有3厘米的棱,用蓝色涂出所有2厘米的棱,用黑色涂出所有1厘米的棱。
(2)如下图,在正方体的前面涂绿色,上面涂红色,右面涂蓝色。
(3)如下图,在长方体的后面涂蓝色,左面涂红色,下面涂黄色。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4. 填表。
长
宽
高
棱长和
5. 判一判。
(1)有6个面,且6个面都是长方形,它一定是长方体。( )
(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6. 求下面每个长方体上面的面积。
7.(1) 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之和是( )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36厘米,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和是( )厘米。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8. 用一根48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高应是多少厘米?
2 长方体和正方体
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认识练习题,希望您多加练习,相信会提高您的考试成绩,加油哦!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白正国:百年人生数学情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通分”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不教学分解质因数了,应该怎么办?
《解决问题(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道数学题毁了一门亲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中学生课外阅读 数据公司的招聘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税率与利率》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设计
世界上最有趣的数学题
丘成栋告诉你数学有多美
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
因数与倍数重点难点解答
12位古代数学家的现代化成就
美媒:“圆周率日”了解π 揭开数学的秘密
《众数》教学设计
世界最快的数学计算法
“通分”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数学也很美 盘点与数学有关的好听歌曲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