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一一间隔排列》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难度颇高,知识点非常抽象。但陈艳老师扶与放相结合,引导学生验证规律,加深对数学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陈老师的教学层次清晰,分为三个层次:先是体会间隔现象,发现它的规律;然后验证规律,最后在游戏中应用规律。目标明确,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多种学习活动找到了物体间的间隔规律。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由表及里认知规律,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突出了现实情境数学化的过程。找规律的教学要点是找,要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如果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就失去了找规律的教学价值。
陈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了多样的找规律的活动,活动设计有层次。例题教学紧扣找这一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中发现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种物体个数相差1。然后用画一画来解释为什么两种物体相差1,渗透的一一对应的思想。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层层深入,给学生的思维不断加码。学生在丰富的练习中进一步感知间隔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游戏设计,具有开放性,给予了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简练、清晰的板书设计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老师清晰、完整地呈现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方法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间隔规律的知识脉络。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3
算法初步复习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
算法初步复习4
子集全集补集2
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
立体几何序言课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算法初步复习6
程序框图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3
子集全集补集1
逻辑关联词1
算法初步复习8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3
集合2
正余弦的诱导公式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角的概念与弧度制习题课
算法初步复习5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3
算法初步复习7
算法初步复习11
高一数学二倍角的正余弦、正切2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2
高一数学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
算法初步复习9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