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凤栖希望小学王文鹏
全班20人,实考20人,总分1610、平均分80.5、优秀率45%、及格率90%、最高分100、最低分10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把目光更多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为此,现将本次期中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
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第二大题:选轴对称
错误率较低,个别学生选错,学生的理解能力差。
第三大题:判断平移、旋转
得分率高,说明学生的读题、理解能力较好。
第四、填运算符号
答题情况比较好。
第五、六大题:直接写得数和计算
大部分学生对基本计算方法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的现象。
第七大题:先填空再列综合式
失分情况比较严重,8分题只有个别拿满分,对于加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还是无法理解。
第八大题:解决问题
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这些题都贴近实际生活,学生都很感兴趣。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读题、理解、分析题意的能力较差,掌握知识比较死板,不会变通。
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2、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缺乏综合能力培养。
5、学生对计算还存在马虎现象,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改进措施
1、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严格指导,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让学生养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习惯;不要教教材,不要死学书本知识、不要只帮助学生完成书上习题;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 估算、验算、认真审题、检验方法等。
4、重视过程,培养能力。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总之,本次考试题检测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暗示今后的教学方向。以上是我对本班学生此次期中测试情况做的分析,不当之处,请指教。
期中试卷, 实际应用, 计算方法, 基础知识, 覆盖面
10.4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2)
转盘游戏教案
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6.2 科学记数法
5.7能追上小明吗
4.3简单的概率计算教案
3.4等式的基本性质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1)
2.3绝对值与相反数(3)教案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
课 题:4.3 用方程解决问题(2)
5.2 解方程 (1)教案
10.4 用方程解决问题(3)
12.3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1)
第一章(第3课时)1.2.1 相反数
1.2.3 相反数
4.2一元一次方程(3)
1.2.4 绝对值教案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教案
3.3 立方根
课题: 3.4.3 角的比较与运算(3)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分母(说课稿)教案
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三)
2.3绝对值与相反数(1)
课题:2.1比零小的数(2)
§7.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第一课时)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