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本节课我就设计了“抢凳子”游戏来导入新课,在上课伊始我就说:“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抢凳子”游戏怎么样?想参与这个游戏的请举手。叫举手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上台,然后问,老师想叫三位同学玩这个游戏,但是现在已有两个,你们说最后一个是叫男生还是女生呢?”同学们回答后,老师就说:“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总有二个同学的性别是一样的,你们同意吗?”并通过三人“抢凳子”游戏得出不管怎样抢“总有一根凳子至少有两个同学”。相机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总有……至少……”。这样设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如把4支笔放入3个笔筒中,把7本书放入3个抽屉等,都是让学生自己操作,这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圈一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
通过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究“鸽巢问题”,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能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鸽巢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的给予认可和指导,使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北京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一上《1~5的认识》学案
北京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3
北京版数学一上《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二上《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加法》学案
北京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2
北京版数学二上《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学案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4
北京版数学二上《统计和可能性》学案
北京版数学二上《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一上《认数0》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5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3
北京版数学一上《比较》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二上《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二上《平移》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2
北京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4
北京版数学一上《位置与顺序》教学设计4
北京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教案
北京版数学二上《实践活动》(一)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二上《5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位置与顺序》学案
北京版数学一上《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1
北京版数学一上《位置与顺序》教学设计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