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在全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20分钟的小课,这是一项全新的尝试,与40分钟的大课相比,教学时间 减半,必然导致课堂结构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更新。怎样根据儿童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层层练习,收到全 面的、整体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教研的实践中,我们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代替一些书面练习, 使教学反馈面广,节奏快,频率高,有效地提高20分钟课堂教学效果。
一、手势表示法。
好动是儿童的一种天性,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心态。手势表示法,一是满足儿童的好奇、爱动的特点,二 是促进儿童手动、眼看、脑想,调动了儿童脚、手、脑协同活动,促使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配合,促进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用手势表示数。
在教学中,将0─99这些数的手势教给学生。个位上的数用右手表示。十位上的数用左手表示。一般可用在 表示计算的结果上。一年级的计算,一般是不借助计算工具的,不表述计算方法,而是直接通过思维计算得数 的。因而更需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坚持在弄清算理、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训练。教学中可让学生看卡 片,直接用手势表示计算结果,熟中求快,并使速度达到一定的要求。也可用于填各类方框中的数等。
2.用手势表示选择题的选择项的序号。
在设计选择题时,我们把各选择项的序号用数字表示。练习时,请学生用手势表示所选择项的序号。
3.用手势表示判断题中的对(√)、错(×)。
判断题中的对(√)、错(×),我们也设计了两种手势:左右手食指指端相接表示对(√),两手食指 相互交叉表示错(×)。练习时,就请学生用这样两种手势表示判断结果,强调手势的规范化,速度明显加快 。
4.用手势表示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三种符号。
在教学数的比大小时,将“>”、“<”、“=”这三种符号的手势教给学生。右手的母指和食指叉开, 叉口向左,表示“>”号;左手的母指和食指叉开,叉口向右表示“<”号;两手食指一上一下,间隔一定的 距离,对齐平放,表示“=”。练习时,就请学生用手势表示。
手势表示法,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动作敏捷,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操 作简便易行,反馈又最迅速,最全面,在单位时间内做题数最多。
二、学具操作法。
学具操作法的过程实质上是外显的内部智力活动的过程,在操作中,学生的思维随之而发展。各种形式的 动作操作能使视觉、触觉及运动觉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的过程。
学具操作,不仅用于新授中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等,而且还可以用在练习中 。低年级学生每人都配备着一套学具,其中有数字卡、运算符合卡、小棒、七巧板等。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 学具的作用,提高学具的利用率。
学具操作法,一般可用在紧跟新授后的练习中,让学生边操作、边理解,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师又能快速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而有重点的再行教学。
三、学生互查法。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练习的内容,创设学习氛围,将孤立的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 性,唤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意识。
学生互查法就是指同桌两同学根据标准答案互相检查,并把检查结果汇报给老师,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 学过程。
这种方法在口头练习中,它们形式有:两人对说,一人说一人听,然后在下一道题目中相互交换;“讲讲 算算”中的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应用题教学中的互相说算理;计算练习中,互相说计算过程等均可采用,不 仅可以巩固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说理能力。
这种方法在书面练习中,就表现为同桌两位同学交换本子后根据标准答案互相批改。此方法往往用于上课 前2分钟的卡片视算写答案,新授课中的尝试练习等。
学生互查法,使学生从中体验到自主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作用,又便于教师 及时收取反馈信息。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52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19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13.2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32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66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37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2.6角的大小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1.4有理数的大小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34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2.4线段的和与差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11.6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50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12.2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26页综合练习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1.9有理数的除法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1. 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05页综合练习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2.5角以及角的度量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1.6有理数的减法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1.2数轴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39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11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2.7角的和与差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46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1.1正数和负数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14页练习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61页习题答案
青岛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22页练习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测试卷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1.8有理数的乘法轻轻松松学数学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