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找次品”是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探究3个物品中如何寻找轻的一个,利用学会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和思维能力,在体验了找次品方法的多样性后,以用天平称作为实践操作,第一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使学生得出找次品用天平称最方便。
接着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分法分别探究出4个物品和5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在学生实践操作和数字化的分析过程后,质疑利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将物品分
成几分?两份还是三份?引出用较大数量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随机引导学生用数字化的方法去研究8个物品中的次品应如何找。当学生得出方法后,将学生的所有方法罗列在黑板上,利用观察让学生发现数据大时分两份的方法次数不是最少,第二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是学生初步得出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分成三份,两份在天平上、一份在天平外。但同时有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同样分三份,有些称的次数少,有些却反而更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接下来以9个物品为例继续研究,第三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在关注学生用数字化的形式来分析问题的同时,反馈出学生的解题方法,关注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9(4、4、1)4(1、1、2)2(1、1)3次
9(3、3、3)3(1、1、1)2次
9(2、2、5)5(2、2、1)2(1、1)1次
9(1、1、7)7(1、1、5)5(1、1、3)2(1、1、1)4次
然后重点指导交流: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且称的次数最少这一结论。随机使学生产生不能平均份的数量应该怎样处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刚才8个物品找次品的方法,思考其中分三份的几个情况?从中发现“利用天平找次品,如果待测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时,我们要尽可能的使每一份的数量差不多,其中必须有两份要一样多,另一份的数量尽可能与之接近。”最终优化找次品问题的解题策略。
人教课标二年下解决问题(一)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
人教课标二年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答案(二)
北师大版二下《小小图书馆(三)》同步试题
北师大版二下《租船(二)》同步试题
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试卷
北师大版二下《分草莓》同步测试题
北师大版二下《小小图书馆(二)》同步试题
北师大版二下《买鲜花(四)》同步测试题
北师大版二下《买电器(二)》同步测试题
北师大版二下《空间与图形(二)》同步试题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
苏教版数学二下第八单元《乘法》word测试卷
人教课标二年下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及答案(二)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二下《比一比(二)》同步试题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二下《租船》同步试题
北师大版二下《买鲜花(一)》同步测试题
人教课标二年下平均分
人教课标二年下解决问题(表内除法)及答案(六)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二下《分橘子》同步测试题
人教课标二年下解决问题(表内除法)及答案(一)
人教课标二年下克和千克及答案(四)
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word检测卷
北师大版二下《数一数(二)》同步试题
人教课标二年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下《派车》同步试题
北师大版二下《小熊购物》同步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