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乘法和加法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学会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3、通过图片导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由。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应用加法和乘法的密切联系,会通过乘法算式推理出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课件显示
1、你能很快的算出它们的结果吗?试试看。
5+5+5+5=
9+9=
3+3+3+3=
2+2+2=
4+4+4=
5+5+5=
4+4+4+4+4=
6+6+6=
2、读一读,说一说,这些算式各表示什么?
42
37
69
52
75
64
3、看图说出是几个几,再说出乘法算式。
4、小结。
二、探索规律,编写口诀。
1、探索规律,编写口诀
课件显示第1箱奥运福娃。
探索:1个盒里有5个奥运福娃,是几个5?乘法怎么表示?
课件显示:15=5 和51=5
师:为了便于以后计算,我们可以把它编写成乘法口诀
课件显示:一五得五
学生读口诀:一五得五
课件显示第2箱奥运福娃
探索:两个盒里有几个奥运福娃?是几个5?加法算式怎么表示?乘法算式怎么表示?
课件显示: 25=10和52=10
师:那么,25=10 和52=10我们又怎样编写成乘法口诀?
课件显示:二五一十
学生读口诀:二五一十
课件依序陆续显示3箱、4箱、5箱奥运福娃,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仿照以上的方法,以此类推,编写出:三五十五、四五二十和五五二十五的乘法口诀。
2、掌握、巩固
(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 )
( )十五
二五( )
五五( )
( )二十
( )得五
( )二十五
四五( )
(2)、背出5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背)
3、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集体读、背出5的乘法口诀)。
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师:同学们真棒,都学会自己编写口诀了,了不起!大家可要记住这些口诀哦。
三、应用知识。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口诀来帮我们计算好不好?
1、课件显示小袋鼠跳远。
小松鼠每跳一次,学生念一句口诀,说出下一站是几。
2、课件显示猪妈妈找孩子。
学生根据猪妈妈身上的口诀和孩子身上的算式,说出猪妈妈的孩子是哪一口。
3、课件显示猴子送信。
每封信上都有一个算式,它的结果就是信箱上的号。学生们只要帮小猴子把信送到就算完成任务。
4、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53页练习十(1~3)题。
高三数学知识清理提纲(7)
数列的综合运用
高三数学知识清理提纲(10)
高三数学知识清理提纲(8)
高三数学知识清理提纲(11)
函数的连续及其应用
数列(1)
等比数列说课课案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复习(15)—探索性问题
等差数列(1)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复习(7)---直线和圆的方程
定义域乃函数“生命之域”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平面向量4)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复习(4)---三角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复习(1)--集合与简易逻辑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关系
高三数学知识清理提纲(15)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复习(10)---排列、组合和概率
导数(一)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三角函数的概念2)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复习(13)—数形结合思想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平面向7)
平面向量与三角、几何专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立体几何
高三数学知识清理提纲(1)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三角函数0)
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3课时)
参数取值问题的题型与方法(4课时)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复习(12)—函数与方程思想
导数应用的题型与方法(4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