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016-06-28 收藏

教学目的:

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难点:

认识1克有多重。

教具、学具准备:

天平(自制天平)、两个苹果、一个梨(两个苹果一样重,梨比苹果重些.)一个2分币、一些黄豆、15个图钉.学生每人准备一个2分币.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让学生左手上放一本语文教科书,右手上放一本数学教科书,掂一掂。再提问:“哪本书重一些?”

2、教师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指出天平可以用来比较物品的轻重和称物品的重量,并说明使用天平的方法。

3、教师指出:当指针在标尺中间时,天平两端平衡,表示两个苹果重量相等。

4、教师指出:天平还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拿出一个2分币,提问:

“这个2分币有多重?”说明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的大小一般用克做单位。1克有多重?

向学生介绍1克的砝码.并说明用天平称物品重量时需要用砝码.一般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东西,右边盘内放置砝码。

5、教师将一个2分币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边盘内,让学生观察天平上指针的情况。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指出,指针指在标尺中间,天平平衡,表示这个二分币与1克砝码同样重。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2分币,用手掂一掂。

6、教师从天平左边的盘子里取出2分币,然后放入黄豆,直至天平上的指针指在标尺的中间,天平平衡。

请一个学生来数一数1克黄豆有多少粒,用手掂一掂。

7、教师拿出15个图钉:“这里有15个图钉,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有多重。”

接着把10克图钉让学生分组顺次传递,用手掂一掂。

教师按照称图钉的方法,称1枝粉笔、1本数学教科书、1瓶墨水、1把小刀,也可称其它物品,如乒乓球、铅笔等.有些物品称完之后,仍让学生掂一掂,如数学教科书。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克”。知道了用天平称物品的方法,还亲自掂一掂1克物品的实际重量。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一的第2、3题。

学生做第3题时,要提示学生:式题中有单位名称的,得数也应写单位名称。

四、实践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1题。

让学生向家长或售货员了解题中物品的重量后把得数填在()里。

教学后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