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学六年级《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谈话引入
最近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锥,还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现在请看老师的这个圆柱形杯子和这个圆柱比较,谁大?这里所说的大小实际是指它们的什么?(生答)
2、提出问题:什么叫体积?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怎么算的?(生答师随之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圆柱体积的意义。
圆柱的体积到底是指什么?谁能举例说呢?
(二)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跟什么有关呢?你会有怎样的猜想?(小组内说说)
2、回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3、教具演示。
(1)取圆柱体模型。
(2)将圆柱体切成两半。
(3)分别将两半均分成若干小块。
(4)动手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三)归纳公式。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板书:V=Sh)
三、巩固新知
1、这个杯子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现在这个杯子装了2/3的水,装了多少水呢?
2、完成试一试
3、跳一跳:统一直柱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这个公式适合哪些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1-5题。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名师点评中考数学试题: 注重综合能力考察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第2课时)
“过三点的圆”教学设计
平方根教学过程设计(第3课时)
《三角形的边》教学设计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16.1 二次根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3课时)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015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不等式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用频率估计概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17.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圆周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有序数对”课堂教学纪实及反思
《矩形》教学设计(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