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教学重点:
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教学准备:
一段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猜)
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和原来的那根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 是一条。。。(线段)
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
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直的)
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3、线段可以这样 表示(老师板书 : )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有几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点
二、实际应用
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
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完成 想想做做(1)
2、完成 想想做做(2)
(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
(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
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
三、画线段(想想做做 3、4、5)
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然后交流,
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
4、三个点连成几条线段,画出什么图形?
5、4个点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还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 : 直的
2个端点
《连减》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买鲜花》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拔萝卜》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圆锥》教学反思
《精打细算》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游戏公平》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二
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教学反思
《体育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平行与相交》教后反思
《街心广场》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反思
《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
二年级《统计》教学反思
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有感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
《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解比例》教学反思
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及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
《森林旅游》教学反思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纳税》教学反思
《圆锥体积》教学反思
《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