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教学内容:
比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5和18:30
0.4:0.2和1.8:0.9
5/8:1/4和7.5:3
2:8 和9:27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判断过程。
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 出示: 3 : 5 前项 后项
(2) 出示:3 : 5 = 18 : 30
(3)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
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 出示例4
3、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5、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1) 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
(2) 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3)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4)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6、思考6/3=4/2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
7、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
8、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2)做试一试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1)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 ):4
12:( )=( ):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3、做练习七第1、2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长进?
五、课堂作业 32-33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6
2016年小学2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2016年数学初三上学期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2016年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三年级
精讲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苏教版初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2016二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2016年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分析2016年小学二年级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16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指导答案(上学期)
分析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016数学
(北师大版)2016年九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寒假乐园:初三上学期寒假作业数学答案参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6
精编2016年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解读2016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所有公式整理
2016年初三上学期寒假作业数学答案参考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6年
2015年小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6年苏教版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三年级
小学2016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2016年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人教版)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解析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寒假乐园)九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016数学
2016年九年级寒假生活指导数学答案参考:第一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