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第50页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答案
32-6=答案
36=答案
189=答案
47-10=答案
37+5=答案
287=答案
46=答案
47-2=答案
549=答案
2、计算。
24+8-6=答案
369=答案
47-21+5=答案
2876=答案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答案
7+43=答案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组合数字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四减一等于五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