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中能力的培养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应用题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应用题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2016-06-24 收藏

应用题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谈谈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和结果,从想到说,这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飞跃。所以我们在教学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利用教具、图表直观演示,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在直观认识了各个已知条件后,再叙述数量关系式。如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有一道这样的题:“二(1)班有50人,其中女同学28人,男同学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读题并复述题意,再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二(1)班有50人包括哪两部分?”

(包括男生和女生两部分),“题目中哪一部分人数已告诉我们?”(女生28人)。“哪一部分人数要我们求?”(男生的人数)再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学生经过思考很容易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关系列式计算。

通过让学生口头叙述解题思路,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逆性思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矗”可是低年级学生对顺向思维比较敏捷,而对逆向思维则是比较迟钝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应用题时特别要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道这样的应用题:草地上有9只公鸡,8只母鸡,一共有多少只鸡?通过直观教学,学生知道的是两个部分数。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求整体是多少?关系式怎样列?学生能够根据“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一数量关系,列式为9+8=17(只),在学生理解这个算式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成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再利用直观,把8只母鸡用虚线圈去(表示跑走8只),让学生知道已知整体和去掉的一部分,求剩余的部分,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知道:求剩余部分,必须从整体中减去已知去掉部分,列出关系式:总数-部分数=部分数,列式为17-8=9(只),这样学生就能理解部分与整体的互逆关系,经过反复练习的训练,培养逆向思维。

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让学生先由直观到表象,最后再抽象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由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分析题意,抽象、概括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数量关系的能力。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体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题意,运用实物,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按照不同的条件得到不同的摆法,得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明确每题中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接着就可用线段图分析,让学生通过线段图的比较,认识到条件、结论不一样,解答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并从比较中,知道不同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些感知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要求学生概括题中的数量关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