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在这次的外出学习中,近距离的参与了大师级的课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了很多。下面我主要谈谈从张冬梅老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与思考》这节课中的感悟。通常的练习课是这样的:老师整理出几道练习题,学生练习;或者改变一下形式设计几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里练习。
可张老师的练习课是这样的,学生提出猜想——验证——得到结论——引出质疑——再验证、修改结论。在猜想估算验证质疑再验证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在进行着练习。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就出现在“反转”环节,即:教师勾起学生对所得结论进行质疑、补充、完善。学生本来对自己通过猜想,验证,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深信不疑时,张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激起了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故事的大概情节是这样的:主人从第一天早上到第99天早上都给公鸡抓一把米,可第100天早上公鸡却成了餐桌上的美食,公鸡在前99天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每天都能得到一把米,然而在第100天这个结论却不成立了。这时有孩子对自己的想法有了一丝怀疑,甚至有的孩子已经忍不住开始进行计算找反例了,此时,学生更深层次的数学思维受到启发,枯燥的练习课不再是单纯的计算,带有数学思考的练习课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
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望被完全激发了出来,所以孩子们停不下他们兴奋的笔,他们在主动地算、自觉地算、快乐地算。好奇就这样触动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拥有了迫切的学习状态。好奇就这样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使得练习课不再枯燥。在大多数老师认为没意思的练习课中,张老师把“数学好玩”做到了极致,在“玩”中引发学生思考,聚焦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更应该是这样!
这是一节让人很享受的练习课,颠覆了我对练习课枯燥难上的想法。我当时不禁在想怎样让我的学生对数学课有一颗好奇的心,怎样让我的孩子们也敢于质疑,怎样让我的学生也享受到这样的课堂,主动地学习,快乐地学习。这是我要努力去实现的!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教学设计
求近似数(A)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7课时)
体验·合作·建构 ──《植树问题》学习主题的反思再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5课时)
众 数
商的变化规律
亿以上数的读法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综合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可能性”说课设计
《分数乘除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掷一掷》教学设计
《利用图形求等比数列之和》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写法
三角形面积的教学设计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