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第二课时
分数乘分数(2)
教学目标 :
1. 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
2.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3. 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 ( )
2. 如果取这 的 ,现在得到的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看图得出结论 )
3. 如果再取这 的 ,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图验证)
【设计意图:讲课一开始采用了看图说分数的方式引入,既是对分数意义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提供了形的依托。】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 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 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 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 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 公顷,再把 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公顷。
北师大版八上 6.1 函数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2.2《平方根》word学案2课时
北师大八上4.5 梯形教案(1)
北师大版八上2.2 平方根(1)
北师大版八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
北师大八上 2.3立方根 教案
北师大八上1.3 蚂蚁怎样走最近教案1
北师大八上2.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教案(1)
北师大八上1.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教案1
北师大版八上6.5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实数》word教案3课时
北师大八上 6.3一次函数的图象(一)
北师大版八上2.2 平方根(2)
北师大版八上5.1确定位置(2)
北师大版八上6.5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二)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word教案2篇
北师大八上 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3)
北师大八上 7.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增收节支》word教案2篇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变化的鱼》word说课教案2课时
北师大八上1.3 蚂蚁怎样走最近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平均数》word教案2篇
北师大八上 1.1探索勾股定理(2)
北师大八上 6.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北师大八上4.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
北师大版八上5.3变化的鱼
北师大版八上 6.1 函数教案1
北师大八上 7.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北师大八上4.5 梯形教案(2)
7.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