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教学内容:
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教材5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
2、能力目标: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能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教学难点:
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
1、出示主题图。
2、揭示课题。 教师用白板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二、学习引领
1、教学例2。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在数轴上分别找到2.5和-2.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2.5和-2.5处,应如何运动。 练习一的第6、7. 8题
三、运用检测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一的第6、7. 8题。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板书设计: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看棒球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丢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夜黑风高的晚上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