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教学内容:
P29页第1-3题,完成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有什么特点?
(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
2、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只有一条高。)
(2)做第29页第1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
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底面的周长高)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三、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1/3 Sh)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浅谈教学时如何引入数学概念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的创设
建立数学学习小组的实验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本色的思考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错误作业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浅谈低年级几何概念教学
数学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谈小学生数学课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
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课题引领促成长
浅谈小学高年段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根铁丝教周长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小学数学数学模型的探究
数学教学时如何引入概念
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中用活“多媒体”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三角形教学中的实物巧用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三年级数学有效课堂
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初探
浅谈立足学困生的数学概念的教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