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学习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江阴高级中学七年级下《乘法公式》(第2课时)课件和学案
《单项式乘单项式》课件ppt建湖县实验初中七年级下
可能性(1)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可能性(2)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7.4认识三角形(1)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下
建湖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课件PPT
苏科版七年级下7.3图形的平移(第2课时)课件
建湖县实验初中七年级下《多项式乘多项式》课件ppt
海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同底数幂的除法(1)》课件和学案
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
普查与抽样调查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9.6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再认识
海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同底数幂的除法(2)》课件
9.5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再认识
第八章幂的运算复习期末复习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第1课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海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小结思考(1)》课件和学案
江阴高级中学七年级下《乘法公式》(第1课时)课件和学案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SSS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因式分解期末复习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感受概率期末复习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13.1确定与不确定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海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和学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课件ppt扬州市梅岭中学七年级下
7.4认识三角形(2)课件ppt苏科版七年级下
从面积到乘法公式期末复习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数据在我们周围期末复习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1)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海州实验中学七下《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课件和学案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1苏科版七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