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
女生:45=20(人);
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预设(2):女生: (人);
男生: (人)。
师:这种方法中, 是什么意思? 呢?
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升初毕业复习试卷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三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4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3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28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36
小升初希望杯培训试题练习100题
小升初毕业综合复习题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6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27
小升初数学毕业模拟试卷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七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2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二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六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9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41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35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40
小升初考试能力测试卷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一
小升初创新思维训练摸底测试题2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一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10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34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42
2015-2016年初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5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31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