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继续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杨庆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第十章第三节“规则学习与发展数学素养”。本次阅读我对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很感兴趣。
在上周的培训中,受邀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数学核心素养,而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首。听到数感,我的理解是对人对数的感觉,通过阅读我对数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所谓数感,指: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答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发展儿童良好的数感最主要的途径是结合生活实际,儿童认识数是在生活中通过对具体物体对象的活动来逐渐认识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学习活动置于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境之中,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形成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让儿童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运用数。良好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有一定的数的位置感、数之间的关系的敏锐反应和对数与数运算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如:55,学生看到这个数能较快地反映出55是100的一半多一点;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是50和60;55是5个10和1个5组成的。
发展数感还可以将运算技能运用于实际情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儿童对各种数据的探究来逐步发展他们的数感,因为不同的数据显示着不同的位值特征和数的关系特征;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去处理各种数据,以此来发展儿童的运算策略;可以通过对不同现象和结果的描述来发展儿童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冀教版七上4.4《角的比较》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2.4《线段的和与差》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3.2《近似数》word学案
2012冀教版七上2.5《有理数的加法》word教案1
冀教版七上5.5《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2.5《角以及角的度量》word学案
冀教版七上5.1《用字母表示数》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1.1《几何图形》word学案
冀教版七上2.8《有理数的乘法》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2.6《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1.10《有理数的乘方》word学案
冀教版七上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3.1《估算》word学案
2012冀教版七上2.7《角的和与差》word学案
冀教版七上5.2《代数式》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1.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word学案
冀教版七上3.5《感受大数》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2.7《角的和与差》word说课稿
2012冀教版七上3.1《估算》word学案1
2012冀教版七上3.3《科学记数法》word学案
2012冀教版七上2.6《角的大小》word学案
2012冀教版七上2.4《线段的和与差》word学案
冀教版七上5.3《数量的表示》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4.1《点和线》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3.3《科学记数法》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2.5《有理数的加法》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4.5《角的运算》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4.3《角和角的度量》word教案
2012冀教版七上3.2《代数式》word学案
2012冀教版七上1.3《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word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