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情景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有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真正体验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知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气球吗?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
生:有5个气球。
师:5个气球系成一束,我们看成1个5。
二、探究新知
1.进一步理解乘法含义。
出示
师:现在是几个几?这是2个5。
出示
师:现在是几个几?这是3个5。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可以怎样列式?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列式是这样的,有的同学列加法算式:5+5+5=15
有的同学列乘法算式: 53=15
35=15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它们表示的都是3个5相加,3个5连加也可以写成35或53。
2.认识乘法算式的名称。
师:我们已经知道乘法中间的符号叫乘号,这三个数数学家也分别给起了名字:两个相乘的数分别叫乘数,所得的数叫积。
出示
师:请你说说53=15和35=15,各部分的名称。
3.巩固练习
出示:4+4+4+4+4+4+4+4+4=36,
师:请你观察这个加法算式,说一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
你能把这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出示:49=36或94=36
师:请你读出这个乘法算式,4和9在这个乘法算式里叫什么?
36在这个乘法算式里叫什么?
三、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3。
做完后提问:第一题的乘数是几?积是几?
请说出第二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1题
做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说一说: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乘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另一个乘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3题
做完题提问:每个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什么?
4.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2题
每个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什么?写成乘法算式是什么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
苏科版八上5.4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2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验证课件
苏科版初二上2.4立方根课件
苏科版八上5.2一次函数课件2
苏科版八上平行四边形复习(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5.2一次函数第一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上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1)课件
苏科版八上2.3平方根课件(2)
苏科版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4
苏科版八上2.6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课件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1
苏科版七上1.4线段、角的对称性课件1
苏科版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1
苏科版八上3.4平行四边形(1)的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件
苏科版初二上5.3一次函数的图象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5.1函数第一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5.1函数课件
苏科版八上2.6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课件1
苏科版八上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2)课件
苏科版八上5.3一次函数图象2课件
苏科版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3
苏科版初二上一次函数(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2
苏科版八上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1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3
苏科版八上2.5实数(2)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矩形的性质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