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课件 卡片
教法运用:
情境导入法 直观演示法 分析法 引导法 游戏法
学法指导:
小组交流法 问题探究法 归纳法 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这里好热闹啊!你们听出来是什么声音了吗?(鞭炮声)原来小熊要请客。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店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忙不过来了,你们能帮帮它吗?) 通过观察后学生讨论交流 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上新课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问题探究
(一)1、说一说,想一想
师:瞧,谁来了?(小猴,小猫)
我们看看他们要买什么?先问问小猴吧!
出示课件(买4个坦克要多少钱呢?)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师:那怎么计算呢?(四五二十,强化乘法口诀。)
问问小猫买什么呢?小猫也要买坦克,他有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呢?
师: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1辆车5元,20里有几个5,就有几辆车。求20里有几个5,用除法。)
结果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利用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师:利用乘法口诀,想5( )=20,这样算除法,简便多了!! 学生思考问题,再举手发言
生1:54=20(元)
生2:一个坦克5元钱,买4个坦克多少钱?就是求4个5是多少钱?用乘法54=20(元)。
生3:4辆,205=4(辆)
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简便性
三、合作学习
(二)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题目和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相同
1、都有数字4、5、20。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化简》
六年级数学教案——《复习与整理(一) 》
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计算》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赛场次》
六年级数学教案——《补充练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起跑线》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2)》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 》
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欣赏与设计》2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变换》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应用题(三)》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2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四) 》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知识的应用 》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面积公式的应用 》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周长公式的应用 》
六年级数学教案——《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练习课 》
六年级数学教案——《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三)》
六年级数学教案——《营养搭配》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六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评析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乘分数》2
六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
六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变换(一) 》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