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广博、善于思考的人才。而数学本身的特点就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为特征的封闭的演绎体系,人们获取或发现数学知识都是思维的结果。思维需要数学,数学离不开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思维能力的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伴随着相关知识的教学而产生相关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必将为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利条件。
新课标强调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能力,例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能力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比一比中就给学生创设了小动物搬家的具体情境,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依据。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小学数学教学是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来表达,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径。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黄金阶段。新课标中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我们说小学数学教学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5.3《对数函数》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ppt配套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4.1《对数》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1.2《集合的基本关系》ppt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2.1《圆的标准方程》ppt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6.2.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ppt课件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综合质量评估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3《指数函数》flash课件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高考热点整理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4.2《对数》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1《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ppt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2《第1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ppt配套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1《正整数指数函数》ppt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2《棱柱、棱锥、棱台和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1《正整数指数函数》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5.2《对数函数》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2.3《函数的单调性》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1.3.2《全集与补集》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2.3《函数的单调性》ppt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ppt配套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2.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3.1《指数函数》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2.4《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ppt课件2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2.3《第2课时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ppt配套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3.2.2《指数运算的性质》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必修一2.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6.2《垂直关系的性质》ppt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3《球的表面积和体积》ppt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ppt配套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