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量关系,它渗透了初步的函数思想。学习完卢美红老师的这节课后,我有以下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为新知识作铺垫。
在复习环节,游戏导入:让学生判断题中有怎样的比例关系,说出为什么,列出数量关系等式、并解答。复习的效果是不错的,接着为引出新知,出示了一个用反比例方法解答的应用题,让学生判断题中两种相关联量的比例关系,这样做的目地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是学生在新知没有教之前就比较� @!25E7 084�地想到采用反比例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由此反映出反比例应用题的教学可以说是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起到了教师教而不需要教的教学效果。
二、深入探究,理解涵义,练习设置有层次,拓展思路
新知探究后,共设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练习,考虑到解答反比例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相关联量间的变化关系,找出等量关系,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了解学生掌握基本解法的程度,效果是好的。
第二层次是设了一道用反比例方法解,另一道用正比例方法解,目的是沟通两类应用题间的联系,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层次的练习,给出了“方砖的边长”考查学生在找反比例关系对已知条件的正确使用。
学生练习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让学生探究,构建知识
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此教学中尽可能地不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比较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你认为可以怎样解,还有其它的方法吗?你这样想法的理由是什么等等。让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示出来,引发他们的思考,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这一节学生掌握了基本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是还存在着不足,一是第三个层次的练习效果不好,这里反映出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灵活的运用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上培养不够。第三个层次的练习时间少,学生之间缺少相互探讨的时间。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在叙说解题思路时学生说不出,教师也不会及时引导,组内学习氛围没有调动起来。
201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胜利路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5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1.2确定各点_描、移各图练习题及答案
5.3.7纳税练习题及答案
2.2一个数除以小数(1)练习题及答案
2.2.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练习题
2015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综合练习题
1.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2)练习题及答案
2.1.5分数乘法巩固练习(2)练习题及答案
1.4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及答案
新店中心小学第九册数学科第二单元校本作业
5.3.5用百分数解决问题(5)练习题及答案
2.1.4分数乘法巩固练习(1)练习题及答案
《鸡兔同笼》练习题及答案
1.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1)练习题及答案
七层坡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期中测试卷
2.1.2分数乘分数练习题及答案
5.3.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练习题及答案
2014-2015仁美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百分数专项练习题
3.1.4分数的混合运算(2)练习题及答案
3.1.2分数除法(2)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合理存款》练习题
2.1.1分数乘整数练习题及答案
第1单元小数乘法复习课练习题及答案
3.1.3分数的混合运算(1)练习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第11册数学科第二单元校本作业
2014-2015学年第11册数学科第一单元校本作业
1.2小数乘小数(1)练习题及答案
2.1.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