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 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师:老师的身高,用到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米和厘米) 谁还记得米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厘米呢?你们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长吗?那一厘米有多长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师:(出示吸管)小朋友们都有一根吸管,拿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估计一下。吸管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2012鲁教版六上6.1《科学记数法》word学案
鲁教版六上6.1《科学记数法》word教案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2.1《有理数》学案
鲁教版六上2.2《数轴》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3.5《探索规律》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4.3《角的表示与度量》word学案
2012鲁教版六上4.1《线段、射线、直线》word学案
鲁教版六上3.5《探索规律》word教案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2.4《有理数的加法》学案2
2012鲁教版六上6.3《统计图的选择》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3.1《用字母表示数》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4.1《线段、射线、直线》word学案1
2012鲁教版六上5.1《等式与方程》word学案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2.5《有理数的减法》学案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2.1《0科学计数法》学案
鲁教版六上4.2《比较线段的长短》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2.5《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
鲁教版六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4.6《垂直》word学案
鲁教版六上6.2《扇形统计图》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2.9《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3.3《合并同类项》word教案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1.3《截一个几何体》学案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1.2《展开与折叠》学案
2012鲁教版六上5.2《解一元一次方程》word学案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案
鲁教版六上4.1《线段、射线、直线》word教案
2012鲁教版六上3.4《去括号》word学案
鲁教版六上6.3《统计图的选择》word教案
2014秋鲁教版数学六上2.8《有理数的除法》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