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 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师:老师的身高,用到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米和厘米) 谁还记得米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厘米呢?你们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长吗?那一厘米有多长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师:(出示吸管)小朋友们都有一根吸管,拿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估计一下。吸管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有理数的减法学案4
高三数学选修2-2复习调研测试卷3
1.2.2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案2份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同步课堂检测题2
高三数学能力提升达标检测61
高三数学能力提升达标检测51
1.1 小数乘整数 练习一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4
1.3 积的近似数 导学案2份
高三数学能力提升达标检测57
1.5 连乘、乘加、乘减 导学案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同步课堂检测题4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同步课堂检测题6
高三数学选修2-2复习调研测试卷2
1.2 小数乘小数的验算 导学案
高一数学下册暑假综合测试题14
高三数学能力提升达标检测50
高三数学能力提升达标检测54
高三数学选修2-2复习调研测试卷5
高一数学下册暑假综合测试题13
有理数的加减教案2
1.2.3 小数乘法 练习二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5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同步课堂检测题5
高一数学下册暑假综合测试题10
高一数学下册暑假综合测试题2
1.5 连乘、乘加、乘减 教案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同步课堂检测题7
1.1 小数乘整数 导学案2份
高三数学能力提升达标检测59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