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数数,理解十进制关系。
教学难点:
拐弯处的数的教学,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位学生?
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师:图片中这个班级有多少位学生呢?
学生举手发言
师:你觉得这个学校有多少位学生呢?
学生举手发言
师:大家都觉得比100要多,其实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引入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新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10个小方块
师:谁来数数,有多少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全班一起数)
师:10个一是多少?(生:10个一是十)
师:10里面有几个一?(生:10个)
2、课件出示100个小方块
师:谁来数数,有多少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全班一起数)
师:10个十是多少?(生:10个十是一百)
师:100里面有几个十?(生:10个)
3、课件出示1000个小方块
师:请同学们估计下图片中有多少个方块?
学生估计
师:请同学们动手数一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数数,教师点名回答
师生交流得:一百一百地数
全班一起数数,数到九百时,教师提问:九百再添一百就是几个一百
生:10个一百
初中数学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小结
北师版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苏教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苏教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2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1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1
北师版八年级下数学第二章小结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
苏教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频数与频率1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教案2
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教案2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不等关系教案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2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分式解题中常见错误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分解因式教案
北师版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
苏教版反比例函数小结与思考2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4
北师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分式的加减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2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频数与频率2
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教案1
苏教版反比例函数小结与思考1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梯形判定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