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重点难点:
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
教具学具:
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 整理与反思
1、提问:你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引导学生说出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平移和旋转。
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2、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运用放大和缩小的方法可以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3、比较平移与旋转与放大和缩小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区别: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联系:两种方法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4、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
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北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期末复习三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综合检测题(一)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7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卷(二)
小学数学第四册期中练习卷[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七八九单元试卷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小学数学第四册期中质量调研卷[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试卷3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试卷1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形成性评价试卷
小学数学第四册期中考查卷[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
小学数学第三册期末考查卷[人教版]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3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试卷5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试卷2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调研试卷
小学数学第四册期末考查卷[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2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3单元试卷
北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6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试卷7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试卷6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