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在观察和实践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拉手,想一想,走一走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体验一千米有多长。
2、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呢?
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指生回答:米,分米, 厘米,毫米并板书。)
师:说得真好。那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呢?(生分别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师:还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我们一般用米、分米、厘米、毫米。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单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千米有多长(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在你的印象中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生:我觉得1千米
大约得围着阳平关镇绕一圈吧。
生:1千米
就是1000
个1米。
生:也就是10个100米
。对不对老师?
师:对,你们说的很好,1千米就是1000个1米,也是10个100米那么长,那谁能告诉大家1千米是多少米?
生:1千米当然是1000米了
师:真聪明,那哪个同学能用手比划一下1000米有多长呢?
生:啊!老师我不能。
(生纷纷想办法怎样能体会1000米到底有多长)
师: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操场上体会一下呢?(想)那你可要听清尚老师的要求,咱们到操场上走一走。为了节省时间,课前老师在操场上为每个小组测量了 10米的距离,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做好记录,看看10米的距离你能走多少步,大约用了多长时间。(注意走路的时候要自然地走,不要故意迈大步,好吗?)下面咱们轻轻地走到操场不要打扰别人上课,能做到吗?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课件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4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活动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课件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课件ppt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3课时)课件1
第25章概率初步小结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2课时)课件ppt
第22章二次函数小结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3.2.1中心对称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第2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课件ppt
第24章圆数学活动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实验与探究
第25章概率初步数学活动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课件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5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3.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4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5.1.1随机事件(第1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第23章旋转数学活动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5.1.1随机事件(第2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4.3正多边形和圆(第2课时)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第23章旋转小结课件【倍速课时学练】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3课时)课件3
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课件ppt
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3课时)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