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拨一拨(书24页)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3、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数位顺序表: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新课
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拨一拨、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一)教学拨数
第(1)题,教师板书二千九百三十二
(1) 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学,拨好的同学请举手。
(2)学生举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为什么是这样拨?然后提问学生怎样读这个数。
(3)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数数到九百 接着整千的数数到二千
(4)说一说2392中有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 几个一
(5)要求学生先4人一组一起数,一起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6)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第24页自学拨数,(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习后,教师请学生到教坛前当小老师指导大家拨。
(二)教学读数、写数
学生试着读拨出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试一试》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拨一拨2》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小小设计师》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1》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前后》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比一比》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的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2》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加减口算》总结练习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混合》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连加练减口算》练习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连加连减》综合口算能力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下数学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练习题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的加减法》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拨一拨1》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提高训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2016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要掌握的数学知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