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的圆、比例等知识解决问题。
2、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3、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比例或与其相关的知识解决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比例或与其相关的知识解决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你知道哪些自行车的种类?
出示各种自行车的图片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先给出学生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便于学生理解。
二、新知讲授
1、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这两种自行车(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知识。
(2)自行车里会有数学问题吗?想一想。
2、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两种自行车,各蹬一圈。能走多远?引出学生对自行车里的数学的研究。
(2)分析问题
①、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方案一:直接测量,但是误差较大。
方案二:根据车轮的周长乘以后车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
②、讨论: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前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
3、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数据并求解。
(1)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2)分组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带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
4、汇报结果。各小组展示并解释本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在比较结果。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1、提出问题: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1)了解变速自行车的结构。(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2)根据这个结构,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2、分析问题,求解,汇报。
3、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过程,逐步培养自己的合作探索精神,更加善于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融入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巩固应用
1、已知:前齿轮齿数为:26,后齿轮齿数为:16,车轮直径为:66cm。问:①你能算出蹬一圈,它能走多远?②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500米,从家到学校至少要蹬多少圈?
共两题 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
五、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教学中教师把变速自行车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实际操作自行车,进一步理解前后齿轮的关系。同时也间接地了解自行车的省力与速度的关系。把操作、探究和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在了主动的地位。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6六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压轴题(苏教版)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同步练习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能力复习题
2016三年级数学时间单位同步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填空专项练习题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专项练习题
高考文科数学的答题技巧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检试卷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综合试卷
2016年中考冲刺数学怎样拿高分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同步练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名数的改写》第一课时教案
2016中考数学备考专项模拟题:点线面角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与统计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题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中考数学模拟题2016学年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必备之乘法口诀
2016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查试卷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2016年中考数学快速的高分捷径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2016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判断专项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练习题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