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重点难点:
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收集数据,统计表。
师:我们班要和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
学生可能回答
① 姓名、性别。
② 身高、体重。
③ 兴趣爱好。
(1)调查表。
为了清楚地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个人情况调查表。
姓名 性别
身高/cm 体重/kg
最喜欢的学科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最喜欢的图书 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特长
① 填一填。
② 用语言描述清楚还是表格记录清楚?
(2)统计表。
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你认为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
2. 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① 条形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出各科数量的多少。
② 折线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③扇形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2)教学例题。
①认真观察例题中的图表。
②指出各统计图的名称。
③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从扇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
(2)出示例题。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数 1 3 5 10 12 6 3
体重/kg 30 33 36 39 42 45 48
人数 2 4 5 12 10 4 3
①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如果在全班学生中任意抽取一人,体重在36千克及以下可能性大还是39千克及以上可能性大?
a.找出中位数和众数。
b.计算平均数。
②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③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4题。
九年级数学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
九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旋转1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2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求值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性质与判定7
九年级数学旋转教案1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7
九年级数学圆的有关性质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
九年级数学正切1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与位似1
九年级数学探索题复习
九年级数学圆教案6
九年级数学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九年级数学概率5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8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与位似2
九年级数学圆的概念及确定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
九年级数学圆周角及圆内接四边形
九年级数学圆中的计算问题2
九年级数学概率4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案
九年级数学样本推断总体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2
九年级数学正切5
九年级数学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4
九年级数学y=ax2+bx+c(a≠0)的图象
九年级数学统计初步的有关知识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