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说到做题,其实对于中学学习来说,掌握知识性的东西对于同学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毕竟考试是出题目给你做,有的同学平时课本看得明白,上课也听得懂,但就是不会 做题,看到题目就害怕,因此成绩也不理想。
相信一般同学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将参考书和教科书的内容铭记在心中,于是反复阅读这些书,在重要的词句画上红线,考试前又看了好几遍。然而一旦面临考试,原本以为已经记住了的东西,却出乎意料地变成不会。大概可以说,这表示只靠读的话,这些内容是还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再加上如今教科书的内容一般都较浅,比如说数学。为了要让读过的东西消化成自己的,一定要做练习题。
将教科书、参考书读完三遍或者做一回练习题,哪一种比较容易记住呢?答案当然是练习题吧!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想不通时,常常就会将这些问题记在脑中。因此为了要记住,有必要反复多做几次练习题。看一次参考书,然后试着做做看相当于那个范围的练习题是一般的作法,但是与这种相反的作法也有效。对于具某种程度自信的人而言,马上就做练习题,不知道答案的地方则查参考书,再将问题前后的详细事项与答案连接起来,这种作法也有效果。
解答练习要花一个小时,读参考书也要一个小时,哪一种轻松呢?只要是在看书,自己和父母都会认为是在念书。效果到底如何呢?这就无从判断了。心不在焉地看着书,心中却想着别的事情,或者脑子是空白,这样的话,恐怕只是浪费时间。
换句话来说,在看参考书时,我是说单单看书,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在偷懒。读参考书时,我们只是接受书中给与的东西,和在做练习题时绞尽脑汁得到答案的两种情形,脑子的转动量有好几倍的不同。人类的身心不使用的话,就不会发达,愈是不用,愈会退化。尤其是人的头脑,愈用会愈灵活。努力地做练习题,多使用脑子是提高实力的方法。我说努力去做,并不是要做很多很多,而是每做一个题目就要有收获。然而,大多数的学生没有这样做。如果更进一步,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印象岂不是更深刻?
总结不会做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没掌握好,这是占很少部分的也是很好解决的,第二点也是主要问题所在,做题目没有思路,无从下手。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一是多见一些题目,见得多了也就习惯了一些套路,二就是思维要比较活跃,而多做题,问问题无非是锻炼思维的最好方法。说到底还是多做题。
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要钻牛角尖。一般认为,文科是靠背的,理科则是应该思考的。当然在中学阶段,这是比较正确的说法,但是如果太拘泥于这种说法也不行。
在数学、物理、化学的计算题当中,会出现我们完全不懂的问题。“解答也看了,提示也看了,说明也读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那样”,但是有人非得想到明白为止不可,所以永远在伤脑筋。这种情形不一定只发生在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身上,也会发生在成绩好、而且蛮有独创性头脑的人身上。那么,真得要想到完全明白为止才好吗?不见得全然如此。有时候只会变得徒然浪费时间而已。纵然有些题目确实应该加以思考,但是不可以作太多的思考。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中学阶段,并不是在作研究,而是在作综合性的学习。在高中生的学习程度中不会出现那种真正有疑问、非得经过思考不可的东西。想通这个道理以后,在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时,最好把解答方法老实地记下来。然后反复练习,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做的话,在不知不觉中,就会逐渐了解了。
那好像意味着数学啊理科的解答方法都成了死记的东西。做完某个程度数目的练习题的话,考试题目就会在那些练习题的范围内出现。如果是这样,数学考试也成了一种死记的东西。有的老师说,先记住了再说,有的说:“不管如何还是不了解的话,就只有以信仰取代,相信它就是这样吧!” 这话说得挺对得。没有必要跟那些无论如何都不会明白的东西搏斗,因此,先将解答方法全部背下来,然后再慢慢去了解那个想法就可以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死记不死记的问题,只是题目总有一些套路的。
不知道答案的时候,最好不要太认真、考虑太多。这一句话也可以针对物理和化学的公式。这些公式中,有的是由实验的结果得到的。如果要追根究底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那个结果,有些东西实在不是高中程度所能办得到的。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为了要得到彻底的理解而被困扰着。这些其实是不应该伤脑筋的事。所以,学习上最好就不要再钻牛角尖,老老实实的还是蛮好的
2012京教版九上22.3《圆的对称性》word教案1
2012京教版九上21.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25.3《轴对称变换》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2.2《过三点的圆》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2.1《圆的有关概念》word学案
2012京教版九上19.7《应用举例》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轴对称变换》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25.1《平移变换》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2.2《过三点的圆》word学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25.4《位似变换》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3.2《概率的简单应用》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0.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圆的切线》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3.1《求概率的方法》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19.1《比例线段》word学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旋转变换》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数学应用举例》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位似变换》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1.4《解直角三角形》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0.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圆和圆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平移变换》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19.1《比例线段》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19.2《黄金分割》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数学应用的一般思路》word教案
2012京教版九上20.1《二次函数》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24.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第24章圆》word复习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