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目标:
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小组为单位,最内选适当的题目列出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剪一剪》说课稿
人教课标版《用正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找次品》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比一比》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星期日的安排》说课稿
《分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苏教版第八册《搭配规律》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单元说课稿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
《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路线》说课稿
《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比轻重》说课稿
青岛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学看钟表》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第九册《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说课稿
青岛版《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说课稿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青岛版《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我又长高了》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搭配中的学问》说课稿
浙教版《反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看课外书的时间》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