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我们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约80%)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
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
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模拟练习考前热身。
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左右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在进行这样的纵向考查的同时,横向进行归纳形成题组掌握中考内在规律。
第四轮,反思回味做好最后冲刺。
在中考前一周,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达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第一册《加减法》(一)
人教一年级上《数一数》2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七加几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二)
表内除法二―整理与复习
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
11-20各数的认识(2)
人教一年级上《数一数》3
进位加法1
反比例的意义
第一册《加法游戏》
表内乘法(一)―应用乘法解决问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一)
人教一年级上《数一数》1
笔算乘法(一)
第7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
20以内的数
比例―整理和复习
100以内整数加减法的运算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与复习
第一册《加法和减法》
分数应用题(二)
比例的意义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
20以内的加法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长方体的认识2
10以内的加减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