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
求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0----40㎞
3.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②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①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② 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解答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汇报解答情况。
方程解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例比例式解答
10/X=1/500000
X=10500000(问:根据什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5000000
5000000㎝=50㎞
答:略
算术解
根据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得出: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101/500000
=10500000
=5000000(㎝)
5000000㎝=50㎞
答:略
4.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讨论:你想怎样画?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① 确定比例尺;
② 求出图上的距离;
③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汇报,交流。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看图编乘、除法问题》数学教案
《拼组图形的周长》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公开课《编码》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优秀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升和毫升》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 小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有效探索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乘与除》数学教案
中国梦作文500字 从“中国制造”开始“中国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反思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除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及期末复习练习题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实录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要点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除法》数学教案
教学心得 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几倍》数学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反思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估算和简便运算》优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角与直角》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期末总复习资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