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和0.2:0.4
0.5 :0.2和5:2
1/2:1/3 和6 : 4
0.2:0.8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4:1.6 = 60:40
内项:1.6 6o
外项:2.4 40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让学生再写出几个比例。
如:2.4 :1.6 = 60:40
外 内 内 外
项 项 项 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 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 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 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师作适当的补充)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 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0.6 :0.5=1.2: 1
两个外项的积是 0.61 =0.6
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2.4/1.6 = 60/40
3.440=1.660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 学生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填一填。
(1)1/2:1/5 =1/4:1/10
( )( )=( )( )
(2)0.8:1.2=4:6
( )( )=( )( )
(3)45=210
4:( )=( ):( )
5.做一做。
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6.课堂小结
(1) 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引导学生总结说出两种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到此,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比值是否相等;2.内项之积是否等于内项之积。)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4~6题。
补充习题
一题多变化,动脑解决它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
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2)如果5a=3b,那么, = ,
(3)a︰8=9︰b,那么,ab=( )
教学反思: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完成的较好。让学生通过计算内项之积和外项之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然后大量的练习巩固新知。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共13张PPT)
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共37张PPT)
2015年秋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4.6角课件(共27张PPT)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4.6.3余角和补角课件
2.8.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2.3相反数课件(共19张PPT)
2.6.1有理数加法法则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6《角》课件(共13张PPT)
2.4绝对值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2.1.1正数和负数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2.11有理数的乘方课件(共18张ppt)
2.10有理数的除法课件(共24张PPT)
5.1相交线中的角课件(共24张PPT)
2.2.1数轴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2015年秋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4.4平面图形课件(共24张PPT)
2.11有理数的乘方课件(共21张PPT)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件(共37张ppt)
2.12科学记数法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2015年华师大七年级上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共19张PPT)
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课件(共25张PPT)
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共35张PPT)
2.1.2有理数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2.8.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课件+课时训练+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4.6.2角的比较和运算课件
2.9.1有理数乘法法则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3.3整式—多项式课件(共14张PPT)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4.6.1角课件
2.9.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一)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2.9.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二)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