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根据年龄,特点,对点、线、面、体以及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教学中要借助于教具、模型、实物、图形等具体描述,先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在感知基础上,培养的抽象。从小学学过的线段、三角形、正方形、圆柱图形以及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说明早已了一些几何知以。对几何就有一种“老朋友”的亲切感。然后鼓励学生只要勤奋努力地,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学好,树立学几何的信心。
上到,几何跟小学的也差不多,只是不单纯只是认识某些几何图形,而且要学习它的构成,它的特点,这就要求他们要多开动脑筋,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如:通过手电筒或探照灯“射”出的光束,说明射线的意义,行进中的火把、飞行中的萤火虫等实例,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等等。比如学到锥、柱、球的时候,必须先制作好模型,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几何体,先让他们在脑海中树立这些几何体的形象,然后再拆分开来看它的构成,包括线、面的特点。在画三视图的时候,拿出正方体让学生们动手摆出所要求的几何体并上前从不同的方向看它,然后画出它的三视图,然后依据画的俯视图摆出相应的几何体,多次反复,最后总结经验,可以让学生更能记住,更形象生动有趣,又有动手能力。
初一几何要开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画图能力、几何语言及符号的转换能力和推理能力,初中生对几何很多还是停留在识别阶段,不会用语言去描述,比如:什么是平行线?他们能知道怎样的两条线是平行线,可是不会准确的去描述它。还有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垂线段最短的点学习时,他们都能看出垂线段是最短的线段,却不能说出为什么,经过老师提示之后,才恍然大悟,他们还不会将点联系起来,更难运用已经学过的去解释新的问题,缺乏知识的联想。再有一个就是不会画,不会正确画出合乎要求的几何图形,画图总是不能很规范,或者根本无从下手,动手能力比较差,比如:画三视图时,总是画的歪歪斜斜,或大或小,正方形化成长方形是常有的事,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时,总是不能按照步骤要求去完成,没有保留作图痕迹,没有结论,或长短不一,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就是不会想,在角度的计算上,总是看不到角之间的联系,就只是盯着一个角看,不去多想想,然后不习惯去标注角度方便计算,查找联系。最后,即使能够计算出角度,可是不知道该如何去正确清楚的书写,这是最大的问题。为今后几何的学习打好基础.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根据教材的低起点,及时加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017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数列求和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测试题
2016中考数学一模重点考点:分式方程
2017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除的性质
精选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题分享
冀教版初二上学期数学分式的加减同步练习
2017中考数学一模应试技巧:如何提高解题效率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2017年2016中考数学一模知识考点:不等式基本性质
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分享
2017中考数学一模备考:冲刺阶段复习攻略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函数的单调性(人教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一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精选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书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简单的幂函数(北师大版)
新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随机事件的概率
2016中考数学一模考点指导:菱形的判定公式定理
中考数学压轴题以这9种形式出,你了解吗?
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详细梳理
2017年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