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0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2~14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巩固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熟练画出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能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现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回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请大家一起回忆回忆。学生交流。
二、复习梳理、板书本单元的知识。
1、复习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1)复习对称现象。
像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2)复习轴对称图形。
①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②判断轴对称图形要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来判断。
③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3小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一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2016中考数学题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导学案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016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分式方程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试卷分析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变量和函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第2课时》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二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后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的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中考数学指导:压轴题破解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教后反思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平面几何)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一)》教后反思
2016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换算》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教学反思
2016中考数学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七年级数学(下)阶段性教学反思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概念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