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低段数学中学生盲目解答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针对小学低段数学中学生...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针对小学低...

针对小学低段数学中学生盲目解答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6-06-20 收藏


一、问题的提出:低段年级学生盲目解答应用题的两种常见情况:看数字和看个别词语做题。

经我们低段年级数学老师平时的观察和在学生的作业中调查发现,除少数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外,多数学生做应用题往往是只读一遍题目,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的。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是看数字猜出来的。如:看看两个数加起来等于一百多了,就不对了,肯定是用减法做了。因为小学第1——3册只学到百以内的数。类似的题目有“飞机场上有13架飞机,飞走了8架,现在有多少架?”这是第1册数学书上的一道题目,因为这时学生只学了20以内的数,所以学生一看 13和8这两个数就会想用加法做肯定不对,于是就用减法做了。再譬如说,学生学了表内乘除法的应用题后,看看题目中有个6和9,就肯定用乘法做,看看题目中有个54和9,就肯定用除法做了。所以当出现了光凭数字是猜不出来的时候,他就束手无策,胡乱地做一下算了。如出现“参加宣传队的女同学有8人,是男同学的2倍,男同学有多少人?”这样一道应用题时,将会有一半同学会做错。由于惯性和定势思维的影响,去年二年级期末考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根竹竿长6 米,用它去测一口井深,竹竿露出水面部分是2米,问井水深多少米?”结果又有将近3/5的学生用除法或者用乘法做了。因为二年级学的大多数是乘除法应用题,而且一看数字6和2又正好用乘或除做,于是就不假思索地用乘除法做,而不会想到是用减法做了。

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看个别词语做出来的。如:在求相差数一类的应用题时,学生看到“少”就用减法做,看到“多”就用加法做,可是到了正题和反题混合时,就分辨不清何时做加何时做减。又如,一年级时大多数应用题只要看看“一共”就用加,看看“还剩”就用减法做,这样到了二年级学了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时,有一些学生把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也用减法做了。

那么如何会产生这两种盲目解答应用题的情况呢?本人经过分析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二、影响学生盲目解答应用题的两个主要因素

1、低段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制约了他们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划分:

年龄 2——7岁 7——11岁

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特征 1、 单维思维

2、 思维不可逆

3、 自我中心

4、 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5、 不合逻辑的思维

中学生, 飞机场, 应用题, 同学会, 飞走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