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一.二次函数的最值:
1.如果自变量的取值是全体实数,那么二次函数在图象顶点处取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这时有两种求最值:一种是利用顶点坐标公式,一种是利用配方计算。
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三项式的关系
三.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在公路、桥梁、隧道、城市建设等很多方面都有抛物线型;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利润最大”、“用料最少”、“开支最节约”、“线路最短&rdquo 初一;、“面积最大”等问题,它们都有可能用到二次函数关系,用到二次函数的最值。
那么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设自变量;
第二步:建立函数解析式;
第三步: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第四步:根据顶点坐标公式或配方法求出最值(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等差数列导学案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导学案2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导学案1
向量的加法导学案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导学案2
概率的应用教案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导学案1
函数的零点教案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
函数的值域教案
弧度制导学案2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导学案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导学案2
概率的应用教案2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导学案2
任意角导学案2
对数及其运算教案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预习案1
等差数列的性质导学案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导学案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导学案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导学案2
圆的一般方程教案2
对数与对数函数教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导学案
向量的数量积导学案1
向量的减法教案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导学案1
向量的减法教案2
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