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一、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对应相等时,找夹角相等(SAS)或第三边相等(SSS)。
例1. 如图1,已知:AC=BC,CD=CE,∠ACB=∠DCE=60°,且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AD=BE
分析:要证AD=BE
注意到AD是△ABD或△ACD的边,BE是△DEB或△BCE的边,只需证明△ABD≌△DEB或△ACD≌△BCE,显然△ABD和△DEB不全等,而在△ACD和△BCE中,AC=BC,CD=CE,故只需证它们的夹角∠ACD=∠BCE即可。
而∠ACD=∠ACE+60°,∠BCE=∠ACE+60°
故△ACD≌△BCE(SAS)
二、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角对应相等时,找夹边对应相等(ASA)或找任一等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
例2. 如图2,已知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AC=BD,AM∥CN,BM∥DN。
求证:AM=CN
分析:要证AM=CN
只要证△ABM≌△CDN,在这两个三角形中,由于AM∥CN,BM∥DN,可得
∠A=∠NCD,∠ABM=∠D
可见有两角对应相等,故只需证其夹边相等即可。
又由于AC=BD,而
故AB=CD
故△ABM≌△CDN(ASA)
三、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一边和一角对应相等时 中考,可找另一角对应相等(AAS,ASA)或找夹等角的另一边对应相等(SAS)
例3. 如图3,已知:∠CAB=∠DBA,AC=BD,AC交BD于点O。
求证:△CAB≌DBA
分析:要证△CAB≌△DBA
在这两个三角形中,有一角对应相等(∠CAB=∠DBA)
一边对应相等(AC=BD)
故可找夹等角的边(AB、BA)对应相等即可(利用SAS)。
四、已知两直角三角形中,当有一边对应相等时,可找另一边对应相等或一锐角对应相等
例4. 如图4,已知AB=AC,AD=AG,AE⊥BG交BG的延长线于E,AF⊥CD交CD的延长线于F。
求证:AE=AF
分析:要证AE=AF
只需证Rt△AEB≌Rt△AFC,在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已有AB=AC
故只需证∠B=∠C即可
而要证∠B=∠C
需证△ABG≌△ACD,这显然易证(SAS)。
五、当已知图形中无现存的全等三角形时,可通过添作辅助线构成证题所需的三角形
例5. 如图5,已知△ABC中,∠BAC=90°,AB=AC,BD是中线,AE⊥BD于F,交BC于E。
求证:∠ADB=∠CDE
分析:由于结论中的两个角分属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故需作辅助线。注意到AE⊥BD,∠BAC=90°,有∠1=∠2,又AB=AC。故可以∠2为一内角,以AC为一直角边构造一个与△ABD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为此,过C作CG⊥AC交AE的延长线于G,则△ABD≌△CAG,故∠ADB=∠CGA。
对照结论需证∠CGA=∠CDE
又要证△CGE≌△CDE,这可由
CG=AD=CD,∠ECG=∠EBA=∠ECD,CE=CE而获证。
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直线于圆
2014年高考数学备考应注重策略
2014高考数学备考应注意的问题方案
高考数学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高三数学备考计划:让数学复习更有效率
高三一轮数学知识点:平面解析几何记忆口诀
高三理科数学公式总结
2014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考数学备考复习计划点睛
高三一轮复习知识点规划
高三文科数学知识点:导数公式
高三数学集合与函数复习课
高三必读:数学函数与导数知识点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函数与导数
2014高考数学备考指南:提升解题质量
高三数学知识点提纲:主干知识盘点
高三文科数学复习:复数
2014高考数学备考策略指导
高三数学几何备考经验介绍
高三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高三理科数学总复习之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三生必读: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三理科数学复习:常用公式和结论
高考数学答题公式:导数公式
高考数学备考心得:如何制定复习战略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集合
高考数学备考的三大妙招
高三文科数学总复习之逻辑联结词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概率与统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