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线段与角的计算_名师指点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例谈线段与角的计算
首页>学习园地>名师指点>例谈线段与角的计算

例谈线段与角的计算

2013-07-04 收藏

线段与角是几何最基本的概念,是同学们首先熟悉的简单图形,也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础。熟练掌握线段与角的大小比较及计算,是几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下面介绍几类线段与角的计算,供同学们参考。

一. 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寻找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 初中化学,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若CD=10cm,求AB。

图1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DC=AC-AD,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AC、AD均可用所求量AB表示,这样通过已知量DC,即可求出AB。

例2. 如图2所示,,,,求。

图2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已知量,所求量,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分别可用、表示,从而可得到与的关系,求出。

二. 利用线段中点(角的平分线)性质,进行线段长度(角的大小)变换

例3. 如图3所示,已知,C为AB的中点,D为CB上一点,E为DB的中点,EB=6cm,求CD的长。

图3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C、E分别为AB、DB中点,AB、EB为已知,利用中点性质,可求出CB、DB,从而求出CD。

例4. 如图4,AE为一条直线,OB平分,OD平分,求的度数。

图4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所求量,已知AE为一条直线,,OB平分,OD平分,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用表示,可用表示,从而求出所求量

三. 根据图形及已知条件,列方程(组)求解

例5. 如图5,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B、C、D四点,且C为AD的中点,,求BC是AB的多少倍?

图5

分析:题中已给出线段BC、AB、AD的一个方程,又C为AD的中点,,观察图形可知,,可得到BC、AB、AD又一个方程,从而可用AD分别表示AB、BC。

例6. 如图6,已知OE是的平分线,C是内一点,若,,求的度数。

图6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由、、三个角组成,利用OE是角的平分线,,,可列出三个方程,从而求得。

四. 设辅助未知量,列方程求解

例7. 如图7,C、D、E将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且,求PQ的长。

图7

分析:根据比例关系及中点性质,若设,则AB上每一条短线段都可以用x的代数式表示。观察图形,已知量,可转化成x的方程,从而求出x,然后再求出PQ。

例8. 如图8,已知是直角,是锐角,OM平分,ON平分,求的度数。

图8

分析:观察图形,,图中、都与有关,设,则、都可用x的代数式表示,求出。

五. 分类讨论图形的多样性,注意所求结果的完整性

例9. 已知线段,在直线AB上画线段,求AC的长。

图9

分析:线段AB是固定不变的,而直线上线段BC的位置与C点的位置有关,C点可在线段AB上,也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如图9。

例10. 已知,过O点作射线OC,若,且,求。

图10

分析:如图10所示,过O点作射线OC,OC既可在内部,也可以在外部,对应的大小不同。

综上所述,线段与角的计算,除选择适当的方法外,观察图形是其关键,同时还要注意规范书写格式,注意几何图形的多样性等,同学们可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去认真总结和体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